苏宁银行:三年揽募高素质人才 培育未来复合型精英
发布时间:2020年06月29日
2020年6月16日,苏宁银行迎来了以“宁心聚力,扬帆起航”为主题的三周年行庆活动。
回顾三年来的发展历程,苏宁银行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快速发展。截至2019年12月末,资产总额639.01亿元、各项存款436.87亿元、各项贷款305.06亿元、营业收入10.17亿元,已稳居全国民营银行前三位。
这一份优异的成绩单离不开优秀的苏宁银行人三年以来的孜孜不怠和坚持不懈,也是对苏宁银行自开行以来一直坚守“揽募高素质人才”理念的最正向反馈。
高素质人才之“教育学历层次高”
截至2020年5月末,苏宁银行员工共372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占比100%,其中博士研究生学历占比2%,硕士研究生学历占比约40%,本科学历占比约58%。据悉,苏宁银行2019年获准承办的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项目,正持续诚邀海内外博士精英加盟。
高素质人才之“毕业高校实力强”
苏宁银行超过62%的员工来自国内双一流高校,并全球招募顶级名校优秀应届毕业生,管培生队伍来自于哥伦比亚大学、伦敦政经学院、康奈尔大学、清华大学、人民大学、南京大学等国内外顶尖高校。
高素质人才之“年轻有为有干劲”
苏宁银行定位为“科技驱动的O2O银行”,不乏一群年轻有为的管培生团队和干劲十足的中层管理干部。全行员工平均年龄33岁,35岁及以下员工占比约66%,各级管理干部平均年龄38岁。
高素质人才之“履历出色多样化”
苏宁银行三年来精心选聘引进优秀的互联网科技人才和金融同业人才,其中不乏来自全国各地的互联网科技公司、各大银行总行和省分行的人才。目前苏宁银行IT、工程人员占比50%,具备头部互联网金融公司背景的人员占比 6%。
人才资源是银行经营发展最重要、最稀缺的战略资源,苏宁银行不仅始终紧抓这一核心问题,在人才选用育留上不拘一格、多措并举,并且围绕“培育未来复合型精英”计划,以传统的人力资源六大模块为基础,融入HR三支柱模型,为银行又好又快发展持续赋能、创造价值。
未来复合型精英培育之“学习型组织建设”
苏宁银行通过持续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形成“干中学、学中干”浓厚学习氛围。针对校招、社招的各级梯队人才,分别实施“星越计划”、“启越计划”、“超越计划”、“卓越计划”、“领越计划”、“优越计划”,帮助员工全面提升。
未来复合型精英培育之“晋升通道构建”
苏宁银行推行岗位标准规范、岗位分类分级、专业序列职务聘任、中层管理职务聘任等管理机制,根据经营管理、专业技术、业务营销、技能操作四大岗位类别,持续构建管培生、A梯队、E梯队的三级梯队成长计划,形成“一管理、多专业、两营销、六支持”的岗位序列管理格局,推动全员晋升成长工作有理有序开展。
未来复合型精英培育之“荣誉激励反馈”
苏宁银行以“执着拼搏,永不言败”的企业精神鼓励员工开展各项工作,搭建的荣誉奖励体系持续从精神、物质层面对员工在业务推动、科技创新、数据应用、统计先进、产品体验、举贤荐才等各方面的努力进行长期、短期激励。截至2020年5月末,苏宁银行各荣誉奖项获得者覆盖率高达全员三分之一,并吸引着更多员工跃跃欲试。
未来复合型精英培育之“灵活绩效机制”
苏宁银行注重运用灵活的绩效机制激活全员斗志,在打破传统银行部门和条线考核模式的同时,采用条线和项目制考核相结合的模式,建立起以框架制度为基础,辅以单项业务考核制度、项目组考核制度、员工考核制度的全面考核体系。基于扁平化的管理架构模型,打破原有中后台相对固定的宽带薪酬体系,更好地实现薪酬调节和激励作用。
未来复合型精英培育之“金融科技打造”
苏宁银行为更多培养聚合高端复合型金融科技人才,不断加强适应高素质人才成长进步的行内基础建设,打造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的同时,建立数据风控、物联网金融、区块链、金融AI和金融云五大实验室,不断赋予高素质人才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机结合的机会,鼓励全员在工作中尝试不同领域各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
在苏宁银行人的努力下,三周年行庆之际的苏宁银行优势已凸显,除了“业务全线上化、科技高度密集、风控严密高效”的优势外,还成为南京市唯一的金融类企业专家工作室,成为江苏省知识产权数量最多、科技人员占比最高、科技投入占比最高的银行,并荣获 “2019年度最佳金融科技创新中小银行”等各大奖项。
苏宁银行的卓越成绩代表着中国银行业前沿模式的试点发展已初露峥嵘,实现了从0到1的跨越,并已在金融科技的道路上发展成为前行的指引灯,这是全体苏宁银行人共同努力的结果。相信苏宁银行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将会不断探索创新,为高素质人才搭建更优质的平台,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复合型精英,助力苏宁银行在今后的发展中收获更加卓越的成绩,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